找到相关内容518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熊十力“量论”杂谈(三则)*

    是与他对于哲学的看法和关于本体论的基本理论有关。熊氏十分强调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要探究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哲学家是为了识得本体,才去研究知识论的。他反复强调哲学与科学的根本区别,认为从哲学上来讲,离开对于本体的证悟,去孤立地研究知识论,是毫无用处的。简言之,熊氏认为哲学是一门证明本体存在和如何识得本体的学问。可是,熊氏所谓的宇宙和人生的本体,乃“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自注:实证即是...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72838459.html
  • 宗教制度化及宗教哲学的二律悖反

    置换和心性本体三个方面。  关键词:制度化 二律悖反 卡里斯马 世俗化 目标置换 心性本体  毫无疑问,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活,无论是无限的追求还是有限的创造,惟有在社会活动中,才能获得充分发挥内在...要素:一是象征本体的超自然的存在,或者是有具相的神,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或阿拉;或者是生成万物的抽象概念,如道、理、心、性、缘生种种。二是受到超自然力恩宠或者启示的领袖,即某一宗教组织的创始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5059633.html
  • 佛“教”真“谛”:真“我”教“育”

    网络版《世界名人录》和《文库》。  内容提要:《真我自然全集各卷简介佛法论集》(真我自然全集第一卷)自“序”,本“觉”本“照”本“能”本证“世界传统佛教文化复兴之精髓”之“一元一真法界法身本体真谛了义常...前七识”:“指”受“常乐我净一元一真法界法身本体真谛真我如来藏识”元“(广义)生命”-元“(广义)基因库”(简称:广“基”——自然按。)全息全控(应机而感应、随缘而隐显)之(广义狭义)“眼耳鼻舌身前五...

    陶棣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4660094.html
  • 曹洞宗禅诗研究

    只是体用之别,本质是一体的。《参同契》就是既要分辨出它们的不同,又要辨明它们的契同,臻于理事圆融。《参同契》说:“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灵源,指心、理,即本体;枝派,指物、事...本体,即法性;“事”是被法性渗透的现象界中事物,属用的范畴。执著于现象界事物是迷,仅仅体会了寓于现象界中的法性本体也是迷。只有理事融通,才能无所执著。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0756638.html
  • 熊十力的体用论的基本结构与平章儒佛

    论的纵贯纵生,“而有分”则是易的本体学的内在转折与知识论之开出以说明现象之流转,是体用论的“横列横摄”,“分而仍不二”则是说明体用论的不纵不横。 熊十力的体用论对于纵贯与横列的讨论早见于天台佛学,[2...常言本体者,并非谓本体是恒常不变的东西。果如此,则体用将分为两片。佛氏便有此谬。因为用是动跃的,体是恒常不变的,故明明将体用裁成两片也。唯体是动跃的,现作无量众沤。《新论》故说体用本不二,而亦有分; 虽...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3951601.html
  • 试论牟宗三哲学的儒佛会通

    开始建构起,首先定位儒家哲学的基本性格是一个道德的形上学,在这个体系型态下儒学具有一实有性的创造本体,并且是一个道德性的创造本体[[ii]],并因而说出了一个得经由圣人体证而实证的实有世界观出来,在...必然的答案,因为一方面关于宇宙真相的知识需要确立,另方面关于本体的观念需要证成,而所有需要体证以成真的中国儒释道三学的诠释体系的对于存有实相的最终界定都还需要它们各自的功夫哲学来予保证,而不是哪一套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060041.html
  • 基本哲学问题——试论牟宗三哲学的儒佛会通

    开始建构起,首先定位儒家哲学的基本性格是一个道德的形上学,在这个体系型态下儒学具有一实有性的创造本体,并且是一个道德性的创造本体,并因而说出了一个得经由圣人体证而实证的实有世界观出来,在儒学的如此定位上...的知识需要确立,另方面关于本体的观念需要证成,而所有需要体证以成真的中国儒释道三学的诠释体系的对于存有实相的最终界定都还需要它们各自的功夫哲学来予保证,而不是哪一套的表面上是虚是实的存有真相的答案的宣...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5073960.html
  • 略论恒审与遍计

    习惯成的习性。生命的存在,在于主体中有一个恒执四大所成的色体的功能存在,这就是生命的本体阿赖耶识。可是这个生命本体,它是一个变流过程,在凡夫位是无计别之能。而对这个生命主体恒执为我的功能,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它错误地认为生命的本体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灵性,执实生倒情。第七识实质上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意识,在第七识为前提下,后天的习惯之意识就开始执内外一切法为实体,在法相上分别计度。由于七识与六识的执情执见...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5465676.html
  • 有关“阿赖耶识”之浅见

    所具之法,表示此识能持见分、相分,亲证无碍,如镜之圆体,能持其明,能够蕴涵众像。   四、证自证分。证,即是能证之体。自证,即所具之法,能持前自证分、见分、相分,都不离此分,是第八识本体如镜之背。这就表示,阿赖耶识本体并非阿赖耶识。   此识“如摩尼珠,体本清净。又如明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之,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即前七种识境皆是也。若以净体言之,即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583985891.html
  • 文珠法师答:三宝的意义是什么?

    自从佛觉悟宇宙原理,亲证诸法本体之后,即本其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的精神,来入人间,将自己所发现的真理,以及发现真理的方法,教导世人,令见佛闻法的人,化愚成智,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最后觉悟成佛,究竟离...这只是就宇宙的现象界而言。至于事物的本体,究竟是甚么呢?自古以来,所有人类都不知道,教育家不知道,哲学家也不知道,连极端进步,极端聪明的科学家,也无法了解,唯有佛陀一人,不但知道,而且亲证。 因为佛...

    文珠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5514094734.html